互联网

金融壹账通呼吁中国企业关注气候风险披露的广度和深度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0年09月28日 14:56

导语:

日前,平安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金融壹账通联合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共同发表《中国和美国最大型企业的气候风险披露现状》,这份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的新报告显示,在气候风险披露水平方面,沪深300指数的中国企业大幅落后于标普500指数的全球同业,《报告》建议中国企业在气候风险披露方面作出更多努力,以赶上国际同业的水平。

该《报告》通过平安科技和金融壹账通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处理方面的优势,分析了182家企业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所发布的277份气候风险披露文件,以研究企业环境风险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报告》中还呼吁中国企业将气候风险和财务表现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关联,并借助可规模化使用的工具自动检测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实现更为真实、透明和可传达的更具前瞻性的信息披露。

概览

尽管包括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在内的指引正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用,但企业实际遵循此类框架具体建议的程度却参差不齐。该报告发现:

1、日本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对气候风险的讨论最为频繁,欧美企业紧随其后,而中国企业则大幅落后于全球同业。

在我们研究的四大股指(沪深300、标普500、欧洲斯托克50和日经225)成分股当中,日本企业讨论气候风险的频率最高,当中有52%的日经225企业(市值占比68%)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讨论了气候风险,欧洲斯托克50企业的比例为40%(市值占比44%),而在标普500企业的比例为33%(市值占比53%)。

沪深300中的中国企业在此方面明显落后,只有3%的沪深300企业(市值占比13%)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讨论了气候风险。

数据来源: 彭博数据分析

2、报告发现在披露气候风险的中国和美国企业当中,主要涵盖了六个独特主题,包括:“能源使用”、“治理”、“人权与员工健康和安全”、“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排放”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报告和重要性”。

文本分析的重点为标准普尔500和CSI 300企业,因为它们是美国和中国(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占全球股票市场的52%)最具代表性的指数。

“排放”是覆盖率最高(21.4%)的主题,而“GRI报告和重要性”的覆盖率则最低(10.1%)。

对标TCFD的四个核心建议(“治理”、“战略”、“风险管理”及“指标和目标”),报告发现上述六个主题均无法完全符合“战略”的建议,足证企业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战略”信息披露不足。覆盖率最高TCFD建议为“指标和目标”。

3、尽管TCFD等国际框架建议将气候风险与财务表现挂勾,财务影响指标的披露情况并不理想,纯气候相关的指标披露程度更高。

在披露气候信息的企业中,超过90%披露了碳排放和能源使用的相关指标。大部分行业的碳排放披露率接近:在各个行业中,超过90%的企业披露了碳排放和能源使用指标,运输业除外。

用水情况的披露情况相对并不那么突出,各行业的平均覆盖率为58%。

土地使用情况的披露相对不足,只有6%的企业披露了土地使用情况,可能是因为该指标仅与某些特定行业相关。

财务影响指标的披露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对资本和融资的影响”指标,其平均披露率仅为16%。

按行业维度的分析数据发现,保险业,以及基础设施和运输业对“资产和负债”影响方面的定量披露更为清晰。后者对“收支”维度的覆盖也优于其他行业。

4、报告呼吁中国企业首先要进行披露,以赶上全球同业。对于所有企业,当前的披露情况与包括TCFD在内的气候风险披露指引的要求之间仍存在差距。

企业应在气候风险披露和财务表现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企业可针对中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陆续出台的关键政策进行分析,如碳定价及能源结构变化等,就资本成本、估值和市场份额进行成本和机遇的预测。平安目前正根据其投资组合内公司的特定收入流及面对物理和转型政策风险的预期影响,开发反映气候风险的投资组合资产再定价模型。

在披露气候风险时,企业应从后瞻性信息转变为前瞻性信息。类似于碳足迹的后瞻性数据与公司估值的相关性有限,因为后者主要建基于财务前景。除当前的排放数据外,公司还应采用前瞻性预测,如未来生产曲线,并披露公司为应对未来的气候风险而正进行的投资及/或采用的策略。与气候相关的尾部风险指标(如气候风险估值模型)的冒起带来了希望,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就企业抵御气候变化所致下行风险的能力进行筛选。

企业应运用可规模化使用的工具来自动检测信息披露质量,以实现更为真实、透明和可传达的信息披露。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清晰的定义、公认的方法论和对披露执行要求不够严格,可能会导致企业容易对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不实陈述。首先,监管机构和标准制定机构应该引导企业采取更可信、更透明的披露方式。本报告展示的分析工具可用于评估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并检测潜在的“漂绿”行为及不实陈述。这些工具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可以为制定标准化气候风险披露指标提供基础,这样便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气候风险披露绩效排名。

该报告是平安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与帝国理工学院之间有关“气候风险与金融创新”的更广泛合作项目的一部分。该合作旨在利用尖端的学术研究和行业专业知识来开发扎实的方法论,以评估气候风险对投资资产的影响。这些方法论将被用于支持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例如披露透明度指数,新的保险合同和与气候风险评估有关的金融工具,以及为行业提供咨询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