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杠上FBI 不给政府“开后门”

苹果最近风头紧,库克老大连发多天公告,拒绝为FBI配合调查一起枪击案凶手所使用iPhone中的加密信息,FBI通过法律渠道借助加州法官向苹果下达命令。而苹果选择了公开对抗法官命令的应对方式,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作为手机行业的全球龙头,苹果此次一招将开启手机厂商与政府之间如何进行渠道合作的后续,不做第一个公开吃螃蟹的人。

库克在对抗的是FBI?

2月25日,苹果拒绝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配合解锁一起枪击案凶手所使用的iPhone 5C,该嫌犯还涉嫌与恐怖组织ISIS相关。由于手机设置了密码,按照目前iOS 9的安全设定,如果用户关闭自动备份并且加密手机,那么只有拿到用户密码才可能获得iPhone上的数据。如果用户开启自动销毁功能,那么连续输错十次密码,手机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自动销毁,联邦调查局因此寻求苹果公司的协助,希望苹果可以解除这部手机的安全防护功能,查明法鲁克在案发之前的一些关键动向,尤其是与国外伊斯兰恐怖组织的联系,引发世界性的关注。

库克表示苹果会向相关部门提供公司保存的数据,但是他同时承诺不会为苹果的软件开发一个“后门”,还批评了美国政府企图要求苹果创建后门的行为是一个“危险的先例”。苹果在发布的公开信息中表示,在过去几个月美国警方15次协助调查要求中,苹果已经拒绝了其中的12次。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苹果声明自己在技术上也无法做到直接破解用户手机。

能不能破解手机密码以获取用户信息,究竟是做不到还是不愿配合,看客心中应当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苹果这次这么坚决的拒绝FBI,并且连续多天发表声明,态度之强硬令人感到好奇。

棱镜门事件后,用户信息引关注

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合约商的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了棱镜门事件,即美国国家安全局持续施压诸多互联网公司提供用户通讯信息,被指控卷入其中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谷歌、苹果、雅虎、微软、Facebook。虽然这些互联网公司随后均声明并不知情棱镜门项目,谷歌、微软等公司甚至还起诉联邦政府。然而,这一事件毫无疑问给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声誉带来了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

抛开棱镜门事件,苹果公司早在五年前就曾因为iPhone收集用户位置数据问题开始遭受集体诉讼,在中国也曾在2014年遭致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曝光。

在过去几年的公开讲话中,库克也多次强调,即便是苹果公司的工程师,也无法获取用户的加密未备份数据,包括iMessage和FaceTime通讯内容。苹果在iOS 7上将所有第三方数据存储在用户手机上。2014年,iOS 8断绝了苹果自己工程人员解锁用户手机的可能性。2015年,iOS 9彻底隔绝了用户手机数据被暴力破解的可能性。在iOS 8之后,只有用户自己才可以获取iPhone数据,只要加密手机和关闭备份。一方面避免外在黑客暴力破解的可能性,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无论政府如何施压苹果,苹果也无法配合,除非改写iOS系统代码。而这正是美国政府如今施压苹果的目的所在。

为了守住中国市场?

若苹果表示接受美国政府对手机用户无条件的信息获取,为相关部门留信息后门,苹果的安全系统也就并不那么“安全”了,用户的任何信息记录都有可能会出现在政府部门手中,并且也预示着黑客可以有诸多手段获得这个后门。给美国政府开后门就意味着iOS安全大坝溃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苹果公司的安全相关业务收到冲击,为公司带来损失。苹果如此愤怒,也就能够理解了,

据苹果2015年的财报显示,目前苹果公司仅有三分之一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北美市场,也就是说苹果未来更具潜力的发展市场并不在美国本土。若此次接受了美国政府对于信息要求的要求,最直接的损失就是流失海外市场与重视安全型交流的企业市场。

棱镜门曝光之后,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都对美国的科技公司持有怀疑态度,担忧他们配合美国政府从事监视活动。这种担忧情绪在欧洲和中国这两大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

库克多次强调,中国将成为苹果的最大市场。在苹果的财报中,中国市场重要性也在不断接近美国市场,最新财报为苹果贡献了接近四分之一的营收。上一财年,苹果从中国市场带走了590亿美元的营收。上一财季iPhone销量增长已经停滞,今年第一季度很可能会出现首次销量下滑,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苹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在中国打造多年的安全形象。

结束语

如果美国政府可以基于反恐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么全球其它国家政府也可以提出类似的“合理”要求,而苹果一旦开了先例就很难再有理由拒绝,并且未来的发展也将受此限制。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看待此次事件,也可视作是苹果对客户的安全性保护承诺。

分享到:

评论语

背景介绍

「美国法院要求苹果公司配合调查局(FBI)解锁去年一起枪击案凶手的iPhone手机。库克表示苹果会向相关部门提供公司保存的数据,但是他同时承诺不会为苹果的软件开发一个“后门”,还批评了美国政府企图要求苹果创建后门的行为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