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警惕“注销网贷账号”新诈骗方式!中邮消费金融教你六大防骗术

来源:网络    作者:      2019-09-11

导语:提到“诈骗”、“假冒”,无疑令人深恶痛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提到“诈骗”、“假冒”,无疑令人深恶痛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骗子们的“骗术”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变得越来越“精准”、“逼真”。小额消费贷款需求日益旺盛,想走歪门邪道攫取不义之财的不法分子不在少数,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慧眼识骗局,提高警惕防诈骗。

近日,中邮消费金融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中邮钱包”工作人员,以“注销网贷账号”为由实施诈骗。一般而言,互联网金融类“骗术”包括:伪冒官方APP;伪冒官方客服;伪冒官方公众号、微博号;电话诈骗(注销平台)、短信诈骗等。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以“注销网贷账号”为由进行的诈骗活动。注销的操作一般是让当事人从各大网贷平台借贷转账到指定的私人账号,谎称以此来清空贷款额度或征信不良信用记录。最终欺骗用户转账,骗走大批钱财。

第二,在应用商城发布虚假贷款APP,或冒充消费金融机构发布虚假贷款业务信息,利用受害人急需资金,且本身征信不良,曾经被银行拒贷等实际情况,借着低息发放贷款的名义,骗取客户钱财。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更对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巨大侵害。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消费金融产品,作为全国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金融始终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重中之重,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向公众普及防范诈骗的重要性及相关专业知识,帮助广大消费者强化风险防范与正确使用金融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持牌机构在信用消费领域的示范作用。

对于当前金融诈骗呈现出的新态势,中邮消费金融也给出了六条“防骗小贴士”:

1.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在没有核实贷款机构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将自己或家人的个人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账户等信息随意泄露给他人。

2.涉及转账汇款要谨慎。如果涉及到转账、汇款等生活事项,提前与家人约定好汇款条件、方式,切莫随意汇钱。

3.正规机构是保障。首先,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及产品,勿轻信小广告。一般来说,正规且有实力的平台都可以查询到其公司的股东和其持有的牌照。其次,一定要认准、记清正规消费金融机构或网络贷款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微博、公众号及产品APP,明辨真伪。

4.及时核验身份。接到自称是网贷或者某平台的客服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可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并拨打相应的官方客服电话咨询核实。时刻谨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

5.提前收费是骗局。不法分子先以低门槛诱惑消费者,再找各种理由在放款前骗取利息、担保费等费用,待费用到手之后就逃之夭夭。再次提醒大家,正规的贷款机构是不可能在放款之前提前收费的!

6.及时报警。如果不幸遭遇被骗,及时报警,注意截图保留证据,以方便后续合理维权,借助警方的力量将不法分子绳之于法。

最后,中邮消费金融温馨提醒,当前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广大消费者在寄望于政府部门或金融监管加强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增强防骗意识,主动学习网络诈骗防范知识,了解网络诈骗的各种套路,提高警惕、多加防范,不断提升自身的防骗技能,提高自身金融素养,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