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tDCS技术 vs tACS技术,谁提升学习效果更强?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2年08月26日 10:29

导语:

【背景知识】

tDCS技术和tACS技术都属于无创脑刺激技术(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BS),他们都是通过微弱的电流(几mA或几μA)作用于大脑皮层,通过改善大脑连接、升高或降低脑波频率等,达到提高注意力、提高视觉和听觉、改善工作记忆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成绩。

【发展历史】

自从2000年,发现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通过改变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引起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后,其在认知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上图所示,从2000年开始,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成几何倍数增长。国内主要有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围绕干预装置、认知功能调节作用、神经调控作用机制等课题展开研究。

【tACS技术】

EEG、fMRI 以及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等成像技术,有效揭示了经颅电刺激对脑功能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面。其中,与tACS结合最紧密的是EEG。根据频率的不同,主要分为五个节律:δ、θ、α、β和γ节律。

tACS仪器方案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相比tDCS采用直流电,通过阴极和阳极的干预方式,tACS采用的是交流电,前半个周期内相当于阳极干预,后半个周期相当于阴极干预,tACS不会影响神经元的兴奋阈值。

【提升学习能力对比测试】

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的弗兰齐斯卡·罗纳(F R?hner)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针对tDCS和tACS技术,对学习能力(通过工作记忆能力反应)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研究团队招募了30名学生参与试验(男女生各15人),学生平均智商为120.8,所有参与试验的学生,之前都没有接受过tDCS和tACS的干预。

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所有学生都要完成3次测试,分别是tACS干预、tDCS干预、伪刺激。试验顺序是随机的,每次试验间隔一周,以避免前次试验造成的干扰。

tACS干预方案为:500μA(电流密度 14.28 μA/c㎡)、6赫兹、相位0度,15分钟;

tDCS干预方案:1mA(电流密度为 28.57 μA/c㎡)、15分钟;

伪刺激方案:仅在开始时1分钟给予干预,然后停止。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ofHealth,NIH)的研究,电流密度在25.46A/㎡以下,持续时间<20分钟,均为安全范围,本次试验符合安全标准。

每次试验进行35分钟,第一阶段10分钟,此时进行计算反应时测试(四则混合运算);第二阶段15分钟,此时进行tDCS、tACS或伪刺激干预,同时进行计算反应时测试;第三阶段10分钟,停止干预,并继续进行计算反应时测试。

tACS干预方案示意图

【试验结果】

如上图所示,A图为计算准确率的变化情况、B图为计算用时变化情况(蓝柱代表干预前、绿色代表干预中、褐色代表干预以后)。可以tDCS、tACS、伪刺激试验,都得到了干预后计算准确率>干预前、干预后计算用时<干预前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tDCS和tACS的干预效果,研究团队将伪刺激数据刨除,然后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tDCS和tACS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tACS(蓝色)干预后,学生的计算用时比tDCS(绿色)更短,说明在提升计算速度方面,tACS要比tDCS优势更明显。

【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研究团队得出了tACS和tDCS干预,都可以提高计算准确率、缩短计算用时,tACS在缩短计算用时方面的表现优于tDCS。

【参考文献】

[1]F R?hner, Breitling C , Rufener K S , et al. Modulation of Working Memory Using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TACS and TDCS[J]. Frontiers in Neuroence, 2018, 12.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