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偃旗息鼓还是冷静发展?AIGC行业热度锐减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2年11月24日 17:04

导语:

处在风口浪尖的时候,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最近身在舆论旋涡正中间的AIGC行业想必更加感同身受。

9月初崛起的AI作画让AIGC行业迅速被用户熟知,一时间关于AIGC在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各个领域的赋能作用都被大大看好,甚至出现AIGC将在短期取代人类创作者的言论。最近,AIGC发展好像“后劲不足”,于是唱衰的声音开始蜂拥而至。


image.png


(一帧秒创AI作画工具生成的绘画作品)

如何冷静客观地看待AIGC的未来发展?看看资本市场的决策或许是方法之一。相较于普通用户根据个人洞察、行业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真实的AIGC行业入局者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他们的决策链路和行为路径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image.png


(一帧秒创AI作画工具生成的绘画作品)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国内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快手、字节跳动、网易等互联网巨头都在AIGC领域有所投入。新锐AIGC独角兽公司也初具雏形,昆仑万维、一帧秒创、蓝色光标都收获了不少用户知名度和行业声量。通过巨头布局和行业独角兽公司规划,我们能洞悉出AIGC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一、AIGC发展赛道逐渐清晰,B端商业化势在必行

过去的一段时间,AIGC在各个领域的多元化探索,不少平台曾尝试通过提供高阶付费功能促进C端用户变现。但从实际观察来看,目前AIGC能提供的AI智能图文转视频、AI作画等功能,并没有深入C端用户刚需,顶多作为专业内容创作领域的辅助工具,没有强变现能力。

国泰君安分析师公布的数据言论也证实了这一判断。AI生成的绘画作品在创意呈现上丝毫不输艺术家,但当前用户对AI作画的付费意愿不强,60%的用户从未在AI作画方面进行付费。可见B端的商业化探索才是AIGC公司的核心发展方向。

二、AIGC开始多元分散发展,垂直领域深耕才是王道

AIGC在短时间声名鹊起之后,并没有像用户期待得那样迅速横扫内容行业,相反市场开始出现唱衰的声音,功能最强悍的AI作画已经开始被用户“嫌弃”审美疲劳。但AIGC的发展会这样偃旗息鼓吗?

当然不会。小编觉得这里可以引用一个京东的例子:“虽然内部并没有专业的AIGC叫法,但是早在2019年,AI就已经开始与京东数智供应链深度耦合”。

京东有一个从实践中得出来的观点:“如果真的想用 AIGC 技术变革行业,仅靠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业务实际来解决一些工程化难点。”


image.png


(京东数字机器人发展许久,仍是能看出明显的“机器”痕迹,仅提供播报业务,无法完成用户互动需求)

结合业务实际进行AIGC的B端商业化应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涉及到B端的实际应用,AIGC的发展重点会进行相应转变,从追求精准性、高效性,转变为最小成本满足实际需求。这意味着需要吸纳大规模的垂直行业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以实际市场需求到导向,倒推打磨原创原型。而数据具有稀缺性、孤岛性,必然导致AIGC工具向着分散化发展、垂直领域深耕。


image.png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应用视图

图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三、行业整体“降速度”,版权伦理等问题“被迫”放缓

自从发现AIGC工具似乎“黔驴技穷”,之前叫嚣声音最大的艺术领域也开始放缓对AI作画的口诛笔伐。AIGC领域迎来平稳的发展缓冲期。

随着AIGC行业向B端商业化领域迈进,垂直领域的精细化深耕虽然不似技术创新具有较高的挑战难度,但却是极其复杂多变的,是工程量浩大的发展路径。

随着各项AIGC工具根据技术优势深入各行各业进行“猥琐发育”,AIGC行业会进入漫长的发展期,之前热度高涨的版权、伦理等敏感问题,由于短期内不会冲撞任何主体的核心利益,有望搁置放缓。

最大的可能是随着AIGC工具在垂直领域的实际应用,这些敏感问题届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决。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AIGC发展初期能够迅速辨别产业走向,从商业实际需求出发,远离C端用户与媒体的复杂舆论环境,对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健康发展都更有益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