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中科链源强化责任担当 积极推进涉虚拟货币犯罪打击与治理公益科普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3年05月23日 10:12

导语:

2023年5月15日,迎来第十四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为践行区块链安全行业使命担当,并履行作为“区块链安全服务”企业该有的社会责任,5月15日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日当天,致力于成为区块链安全专家与领军者的中科链源集团特别推出以“打击区块链技术犯罪·守护人民财产安全”为传播核心的专场公益科普直播活动顺利开播。

本次直播以《虚拟币区块链类经济犯罪的打击与治理》为主题,特别邀请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网络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陈沛文,知名涉虚拟币案件分析师、中科链源SAFEIS安全研究院专家施竣鹏,中科链源SAFEIS安全研究院专家程锦涛共同参与此次探讨分享,众多警官战友在线观看倾听,并踊跃提问互动,与嘉宾热烈交流碰撞。

直播中,三位从事经济案件研究的权威专家共议新型经济犯罪发展趋势、现状、背后成因、涉虚拟币犯罪案件类型、犯罪案件模型、犯罪侦查与防控难题、虚拟币犯罪的打击与治理现状等热门话题,共同对区块链行业的未来进行展望,并就直播间内在线警官有关“区块链技术助力侦控路径、涉虚拟币犯罪案件与传统案件量刑的区别、刑事涉案虚拟货币的处置制度与模式、涉虚拟货币案件研判的核心”等专业性提问做出详细答疑。

image.png

新型经济犯罪发展势头日趋猖獗!

当下,新型经济犯罪活动加剧蔓延,持续高发,频繁活跃。

虚拟货币的匿名性、跨地域性及不受中央机构管控等特点,使其成为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重要工具。随着加密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虚拟货币所谓的便利性,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使用虚拟货币来尝试逾越一些规则。

新型经济犯罪活动组织化、规模化日趋严重,尤其在使用虚拟货币作为手段进行犯罪活动的场景中,犯罪活动已呈现出完全以虚拟货币为独立内核运作的独立犯罪场景,如诈骗,从之前的先诈骗法币,后采用虚拟币转移,过渡到现在的直接诈骗虚拟币的趋势。形式转变的背后,是极具完整化、组织化,以规模作为产业进行推广的集团化犯罪团伙在操控运作。近期的新型经济犯罪过程中,以常见的以太坊、比特币、或最典型的泰达币作为载体的犯罪活动呈蓬勃增长态势。

新型经济犯罪日趋猖獗背后成因!

新型经济犯罪活动日趋猖獗的背后成因往往不是由多个单一因素决定,它背后的逻辑相对复杂,其运转与根本利益的驱动密切相关。

从犯罪团伙的自身角度出发,其会优先考虑犯罪成本、实施犯罪风险、及使用虚拟货币作为载体的优势。犯罪团伙创建虚拟货币账户时,操作便捷,批量生成钱包地址无限制,几乎零成本实现,且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从犯罪风险的大小角度出发,对法币账号的打击与追踪中,存在非匿名性的特征,且资金流转的方式,必须要借助银行中心的结算系统,经过必将会留下痕迹,风险容易被定位,资金就可能被控制;犯罪团队采用虚拟货币作为犯罪工具时,可采用嵌入程序化的转账形式,短时间内只需付出十分低廉的成本与手续费即可实现无限额的转账交易,想要快速锁定资金的去向与成交地址,相对较难。

从技术发展的创新角度出发,区块链技术发展迅猛,在入行门槛越来越低、参与者群体基数越来越大、认可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犯罪团伙而言,以虚拟货币形式存储违法所得后,可十分轻松找到认可其价值的投资者帮其完成兑换,实现随时变现或资产处理。此外,随着波场链的正式推出,虚拟货币的交互、转账迎来指数级便捷度的提升。

新型经济犯罪活动类型多元复合!

2022年以来各类虚拟货币犯罪案件频发,案件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复合化,可划分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大类,最原始的针对虚拟货币本身的犯罪,包括虚拟货币的盗窃、诈骗等,此类犯罪依靠虚拟货币背后的共识价值与交易价值进行实施。

第二大类,将虚拟货币作为支付结算的工具,包括对犯罪所得的掩饰、隐瞒,洗钱以及数据跨境、货币跨境支付、非法经营、逃汇等,虚拟货币均被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支付的通道或工具,用于隐匿相应的违法犯罪所得。

第三大类,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之间的对抗与诈骗,包括区块链技术应用下涉虚拟币交易的网赌、链游等行为,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匿名化等特征,涉虚拟币网赌等新型诈骗的玩法在逐年增加。

新型经济犯罪侦查防控面临难题!

随着虚拟货币的犯罪活动越来越多元化与专业化,虚拟货币犯罪侦查与防控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从技术层面角度出发,加密货币作为数字化资产,在诞生之初就建立在去中心化、匿名化的特性之上。如匿名币:门罗币,高度强调不可追踪与匿名性,实现保护隐私的同时,也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新场景。

从虚拟货币角度出发, 虚拟货币具备全球流通性的特点,无国界性,犯罪分子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如此需要更大维度的统筹,以及全球各地的执法机关进行高效合作,受限于当地法律,包括执行度的差异,调配执行充满挑战。

从民众意识角度出发,目前,公众对虚拟货币的相关风险意识与金融知识依旧十分匮乏。增强公众对虚拟货币诈骗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用户教育任重而道远。

涉虚拟货币打击与治理现状分析!

从技术层面角度出发,目前区块链的新技术应用,如混币行为、跨链行为,甚至从底层逻辑就高度强调匿名化的新技术手段,为涉案资产的追踪造成障碍;区块链去中心化、匿名性的特点,也为身份确认和线索的延伸追踪造成困扰。

从法律治理角度出发,目前相应的法律条款仍缺失,并维持在政策先行的状态。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立法非常复杂,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与制定,但可预期。日前,最高法已明确将虚拟货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列入刑法,这是一大进步。

从司法实践角度出发,2022年公开执法数据显示,涉虚拟货币犯罪活动以帮信罪和掩隐罪为主,占比合计达53%,其余罪名包括:传销、非吸、集资、诈骗等。目前,执法难点主要集中在取证和行为认定。一方面,虚拟货币在现行法律下,不具实际属性意义,利用区块链技术或虚拟货币实施的犯罪活动,难以用现行法律认定;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滞后性,犯罪活动发生后,才会对新犯罪形式进行认定。例如,帮信罪就是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11月起实施) 新增的罪名。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发布《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主要针对近些年司法实践中对虚拟货币的治理有争议的问题及具有代表性的裁判观点进行了整合,并进一步强调指出,人民法院审理与虚拟货币有关的纠纷案件时,应当认真研究不同时期国家金融监管和产业调控等公共政策的调整情况,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准确认定当事人实施的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法律行为效力。

未来的区块链安全行业前景广阔!

任何新兴产业在诞生之初都会面临众多难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区块链企业、行业、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乃建立在“区块链安全”的架构之上,认清安全在“区块链世界”的重要性,构建全面安全的保障体系极其关键。作为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前沿科技,展望未来,在政策引导和应用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将会有更多的创新性发展在我国区块链安全产业落地,并开启全新局面。当虚体走进现实,区块链安全行业才能与我们的生活真正发生联动,真正想要的未来就会随之而来。

写在最后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数字化转型必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变数中,面对未来新型经济犯罪的诸多升级挑战,作为专注于“区块链安全服务”的科技企业,中科链源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守正创新,与各方携手创造并共享社会价值的同时,以企业技术优势、独有资源筑高平台,积极承担并履行社会责任,在用科技助力数字安全建设,用创新科技护航智慧警务,用优质服务共创数智公安之路上,扎实走好每一步。

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SAFEIS安士”,回复【安小士】添加好友,获取直播地址,收看精彩回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