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刚完成百亿融资,又获3A评级!这家金融科技独角兽业务发展步入“超车道”

来源:艾瑞网    作者:      2020年03月05日 11:38

导语:月14日,国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发布信用等级公告,将苏宁金融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确定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意味着苏宁金融取得了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等的信用评级。

image001.jpg

2月14日,国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发布信用等级公告,将苏宁金融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确定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意味着苏宁金融取得了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等的信用评级。

近期苏宁金融在市场上可谓新闻不断,2019年9月完成100亿C轮股权融资,10月入选“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12月又二度入选毕马威“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榜单,发展势头喜人。根据评级报告数据显示,苏宁金融近年来收入、利润增长迅速,如今刚补充百亿资本金,又获得国内顶级主体信用评级,业务发展料将步入“超车道”。

低调崛起的金融科技独角兽

提起苏宁金融,笔者的第一印象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苏宁的品牌,作为全国领先的连锁零售商早已家喻户晓;陌生的是,苏宁金融似乎在市场上一直保持着低调的行事风格,并不像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早已成为资本市场“热搜榜”上的常客。

和前面这几家相比,苏宁金融业务起步并不算早。从苏宁易购的公开资料来看,2016年才将旗下从事金融业务的几个公司整合成立苏宁金融,而彼时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早已完成了A轮融资。但从数据来看,苏宁金融业务发展的速度一点也没落下:根据披露,苏宁金融自成立以来连续盈利,截止2019年9月底资产规模已经达到494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了33.9亿收入及6.2亿净利润,同比增长迅速;而反观几家互联网金融巨头,蚂蚁金服2018年经历了行业严监管一度出现季度亏损,京东数科刚实现盈亏平衡。

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熟悉苏宁的都知道,掌门人张近东董事长一直以来都是低调务实的风格,早在家电连锁时代,国美在市场上疯狂扩张并购时,苏宁专注修炼内功,推动信息化改造,自行建设标准化店面,不但发展速度反超了国美,还省去了大肆并购后内部整合的诸多不便,这早已成为众多商学院经典的商业案例;而近年来传统零售面临互联网冲击之时,也是苏宁率先发起了互联网转型,当潮水褪去,众多电商纷纷推出历史舞台时,我们发现苏宁早已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苏宁金融的业务也继承了零售的基因: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那几年,众多资本疯狂涌向网贷、P2P等新兴业态,众多公司尚未形成盈利模式,便陆续完成海外上市及资本变现;而据内部人士透露,苏宁金融从那时起便一直严格执行“诚信、审慎、稳健、盈利”的发展策略,政策不明确的、风险不清晰的业务一律不碰。如今随着金融监管趋严,P2P大面积爆雷,众多互金平台谋求转型之时,再去看苏宁金融在市场上的捷报频传,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缘由了。

依托集团产业生态打造金融O2O领先者

苏宁金融定位于“O2O融合发展的金融科技公司”,聚焦“5+1”核心业务战略,涵盖供应链金融、微商金融、消费金融、支付、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输出。

场景方面,依托苏宁产业生态,苏宁金融拥有纯线上互联网平台所不具备的线上线下融合优势:苏宁在全国拥有上万家不同业态的店面,包括核心城市商圈的苏宁广场,县镇市场的零售云加盟店,以及面对社区用户的苏宁小店,和面向不同兴趣群体所开设的各类专业店等。

苏宁通过线上入口与线下店面的有效结合,对不同类别客群形成了立体覆盖;而该等零售场景所在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加盟商、消费者等等均成为苏宁金融可提供服务的群体。传统金融机构针对这一类的“普惠客群”提供服务存在诸多痛点,比如众多的批发商、个体户店主、以及央行征信尚未覆盖的个人消费者等,这类“普惠客群”往往有较强的金融需求,但由于难以提供靓丽的财务报表,也没有传统金融机构看重的抵质押物,金融服务需求一直未得到满足。

image002.png

苏宁金融未来潜力巨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苏宁金融瞄准了传统金融机构所无法覆盖的这块空白:置身于苏宁零售产业全流程中,苏宁金融可有效的对商户及消费者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比如供应商和加盟商的业务流水及货品销售信息,个人用户的消费行为习惯信息等;基于这些集团产业生态场景及数据,通过“数据风控、金融AI、区块链、生物特征识别、金融云平台、物联网金融”等核心金融科技技术,一方面公司自身可有效的甄别风险,为普惠客群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公司作为“桥梁”,与传统金融机构开展联合贷等创新业务模式,可有效的将普惠客群与传统金融机构连接起来,既为传统金融机构解决了普惠金融业务的痛点,又实现了自身的赋能输出。

从公司业务布局来看,目前是“5+1”的发展策略,“5”指的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微商金融、支付和产品销售五大核心业务;而“1”指的是金融科技。材料中这个图对“5+1”有了更清楚的阐述。苏宁金融的分拆融资与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类似,都属于“大平台分拆”的项目类型,即依托自身集团主业的产业生态孵化出的独立业务,这类公司在投资圈颇受欢迎,优势在于其能够充分获得集团主业生态的赋能支持,业务发展稳定可靠。

image003.png

从苏宁金融的5+1来看,供应链金融、微商金融、消费金融都是信贷类业务,分别对应苏宁零售生态产业链不同环节参与者的需求,简单而言就是上游供应商、中游合作伙伴、下游消费者。供应链业务是由为零售上游的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发展而来,根据公司介绍目前已经覆盖了苏宁产业生态超过30万家供应商,成立以来累计投放供应链融资2000多亿;微商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苏宁零售产业生态中的众多合作伙伴,比如线下加盟店主、线上网店店主、物流售后合作方等,这些客户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或个体户,与苏宁的零售、物流产业有较强的绑定关系;消费金融主要面向苏宁线上、线下消费者,通过“任性付”、“任性贷”等产品为个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业务,其本质上类似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

目前,供应链金融、微商金融、消费金融是苏宁金融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合计贡献了70%以上的收入和近90%的利润,其核心优势在于苏宁金融利用产业生态资源能够更加精准的对这些客户进行风险定价和信贷管理,尤其是针对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中小微企业,苏宁金融可为其提供在线化、低门槛、低利率的贷款服务,是苏宁金融聚焦“普惠金融”领域的一大突破,能够针对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群体进行有效的补充。据了解,苏宁金融依托苏宁全国线下网络建立了40个金融分部与零售体系协同为供应商、加盟商提供金融增值服务,近年来苏宁金融在供应链、微商金融等领域已经探索出了成熟的业务模式,并逐步与传统银行共同进行开发营销,其客群也已经不再局限于苏宁产业生态,依托已有的客群继续向外部延伸,比如核心供应商的上下游等,因此这部分业务无论从规模、盈利等角度,依然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增长点。

“5+1”中的另外两块业务分别是支付和财富管理。从行业排名来看,苏宁金融的支付业务并非在第一梯队,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已经进入寡头垄断的态势,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家合计占有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其背后是多年来大量的补贴营销投入,而且目前统一接入网联、银行断直连等政策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利润空间也进一步压缩,因此不同的支付机构均在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有些专注于做行业支付,有些甚至变相进入高利贷等领域获取超额收益。根据公司介绍,苏宁支付的定位一方面是做好服务产业生态的底层工具,另一方面是作为重要的获客手段,由于苏宁内部本身拥有天然的流量资源,苏宁支付如能利用产业场景积累用户资源并有效进行转化,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融资材料来看,苏宁金融目前已经发展了近4亿注册用户,其中活跃的绑卡用户达到7000多万,每年增加百万级规模,也就是说有近7000万的实名用户已经绑卡建立了支付通道,这大概是什么规模?如果和商业银行相比,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披露的个人用户分别大概约1.3亿、9000万、8000多万,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宁金融仅仅是通过线上获客,就获得了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个人用户规模,足以体现其依托集团产业生态O2O经营优势。

财富管理方面,苏宁金融平台上主要代销部分基金、信托、理财保险等外部机构的产品,这块业务行业竞争相对激烈,各家主流互联网平台能够提供的产品重合度较高,而苏宁金融的主要优势在于线上和线下场景融合运营。据了解,公司在全国设立了130多个财富中心,充分利用苏宁广场、苏宁云店、家乐福、苏宁小店等线下业态,提升对高端客户的营销效率。

从以上业务构成分析,还是能够看出,苏宁金融依托于苏宁集团产业生态资源,构建了其自身独具特色的竞争壁垒。如果与百度、腾讯、360等这些互联网流量平台相比,苏宁的优势在于其集团零售主业直接提供了可供金融业务精准营销的广阔场景,因此苏宁金融能够更加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产品模块,而不是简单的做“助贷模式”的流量生意;如果与阿里、京东等纯线上互联网电商平台相比,苏宁的优势又体现在线下渠道和场景的覆盖,尤其是在风控、财富管理等方面,能够实时与用户在线下进行沟通互动,既能增加用户粘性提升转化,亦能够有效降低各类欺诈风险。

逐步扩展牌照资源优势,纳入国家金控试点

在目前金融严监管的环境形势下,对于大型互联网金融集团而言,是否拥有核心金融牌照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苏宁金融所持金融牌照资源:苏宁在2011年通过“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13年前后,先后设立互联网小贷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2013-2015年,陆续成立了基金销售公司、保险销售公司等。从布局上述牌照的时间来看,苏宁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思路还是较为清晰的,在零售主业向互联网转型之初,就意识到金融服务业在未来提供主业协同方面的重要性,提前开展了布局;2016年起随着互联网金融整治活动逐渐开展,国家已经停止发放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等牌照,也为获得先期优势的企业提供了竞争门槛。

笔者认为,目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集团均在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集团流量开展支付、消费信贷、理财等业务,因此在上述互联网金融牌照领域大家并无太大区别,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互金平台也均有上述布局。而真正的价值,在于是否有含金量较高的金融牌照,如银行、保险、证券等。

由于拥有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牌照,苏宁在牌照资源方面显著优于同行业;根据公开信息查询,苏宁早在2015年就设立了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又发起设立了江苏苏宁银行,两项核心金融牌照含金量不言而喻,苏宁金融以正规军形象步入人们视野。根据各家民营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第二批成立的江苏苏宁银行仅用两年时间,资产规模已经超过其他民营银行,紧随首批成立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值得关注的是,在所有民营银行中,唯有江苏苏宁银行是以主发起人品牌直接命名的,这也侧面体现出了监管机构对苏宁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另一个角度来看,2018年央行时隔多年再次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试点,苏宁亦入围了首批试点的五家机构,与招商局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北京金控、蚂蚁金服等机构齐名;笔者依然记得,当时2018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央行也频繁表态点名“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较大风险”,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一边严打众多野蛮经营的民营金控,一边又选择“试点单位”树立行业标杆,以苏宁金融当时并不大的规模,能够与招商局、上海国际等国家队共同入围金融控股公司试点机构,足以体现监管机构对苏宁合规稳健开展金融业务的认可。目前金控牌照办法已经出台征求意见,预计不久将正式颁发金控牌照,苏宁作为金控试点单位,料将成为首批持牌的民营金融机构之一,在如今强监管的环境下,潜在价值将大幅提升。

笔者分析,苏宁作为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业务能够获得监管认可,可能也与其一向稳健、踏实的企业基因有关;目前苏宁尚未获得保险、证券等相关金融牌照,笔者曾与苏宁金融内部人士有过交流,其明确表示:市场上经常有类似的牌照收购机会推荐过来,但集团在金融牌照布局方面并不盲目追求齐全性,而是沿着零售主线及产业链的需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稳步探索,不熟悉的、监管态度不明确的都坚决不碰。

据了解,苏宁拟与云锋万通保险合资成立寿险公司,而万通保险是在寿险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的外资保险机构,如此看来,苏宁在保险牌照方面的布局也真是从寿险业务出发,而不是像诸多民营企业入股寿险公司后大肆发展理财险用于对外投资。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苏宁才能把握住了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民营金融等各领域发展带来的风口。

稳健经营,步入增长“超车道”

由于苏宁金融并未上市,经营和财务方面分析方面可公开参考的资料并不多;笔者通过查阅其大股东上市公司苏宁易购的披露文件,可以看到苏宁金融自成立以来连续盈利,财务表现优异。2017、2018年底资产规模分别为206.9亿、325.8亿;同期收入规模分别为21.8亿、31.7亿,收入及利润水平增长迅速。根据其内部人士透露,2019年全年净利润不低于10亿元水平,且公司为2020年制定了20亿元的利润翻番目标。

如此快速的利润增长靠什么支撑呢?从苏宁易购披露的苏宁金融历次融资相关公告看到,苏宁金融从2017年至今合计三次股权融资,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9月底融资100亿元,三次合计总融资额约220亿元,考虑到期间滚存利润积累,预计2019年底净资产将超250亿元水平。多轮股权融资为苏宁金融业务增长储备了充足的弹药,但仔细分析,笔者认为苏宁金融目前资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未来盈利释放依然还有较大的空间。

对于持牌金融机构而言,经营杠杆率对于盈利能力的影响巨大,一般而言目前监管规定小贷公司的杠杆比例约2-3倍,保理公司杠杆比例最高可达10倍,如果是银行类持牌机构,则资产规模可放大比例更高;但从目前苏宁金融披露的数据来看,250亿的净资产规模形成了预计不到500亿的总资产规模,意味着公司资本金较为充裕,但经营杠杆还较低,外部融资还不足,杠杆比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Wind统计来看,也不难发现,与蚂蚁金服、京东、小米等互联网金融机构早期即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快速融入资金提升经营杠杆不同,苏宁金融过往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上市公司苏宁易购的股东借款,也仅仅是从2019年起,苏宁金融才开始通过交易所注册发行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ABS等产品,并完成了两期海外银团贷款。这里面可能的原因是苏宁易购上市公司本身也是3A评级,融资成本较低,内部调配资金使用效率更高;不过从C轮融资公告来看,由于C轮融资后苏宁金融大股东由苏宁易购变更为苏宁金控,为满足上市公司监管要求,苏宁金融未来需要更多通过自身独立融资能力经营发展。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对苏宁可谓“一举多得”:上市公司可有更加充裕的资金来支持零售、物流等主业发展,还能享受未来苏宁金融股权价值增值的收益;而苏宁金融亦打开了自身独立融资的空间,如今又获得了3A评级,未来融资能力将大幅提升,融资成本亦将大幅降低,这其中就有很大的利润提升空间了。这也解释了苏宁金融2019年全年业绩大幅提升的原因,另外考虑到2019年9月新到位100亿资本金将进一步打开提升经营杠杆的空间,也就不难理解2020年公司能够定下20亿利润的目标了;据了解苏宁金融已经聘请财务顾问筹划公司债的发行,2020年亦会继续增加ABS、ABN等产品的注册额度,也正是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在获得了百亿融资,又获得3A评级后,未来几年苏宁金融业绩增长将步入“超车道”。

科技驱动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目前苏宁金融的“5+1”策略中,“1”指的是金融科技,为各项业务提供支持。近年来政府出台各项文件支持金融科技发展,2019年底平安金融壹账通成功赴美上市,目前估值50亿美元,也为资本市场创造了一个标杆。

从目前市场上金融科技企业来看,大致有几类发展模式:一类是传统金融机构内部孵化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比如平安金融壹账通、兴业数金等,这类金融科技公司主要以金融机构的中后台研发部门为主组建,优点在于产品成熟,在同业机构中可复制性强,但从互联网运营思路、激励机制上成熟度不足;另一类是大型互联网流量平台,如度小满、360金融等,这类金融科技公司往往是大而全的概念,互联网运营模式成熟,激励机制也更加灵活,但这类大平台的收入和盈利更多侧重于流量变现(如助贷业务等),部分还间接承担信贷风险,其金融属性和科技属性并未完全分离。而苏宁金融与蚂蚁金服、腾讯等类似,兼具了以上两类金融科技公司的优点,既有较强的互联网流量资源及运营经验,又拥有核心金融牌照资源能够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尝试。

从苏宁金融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来看,近年来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苏宁金融是央行首批16家金融科技试点单位之一,有2个项目入选了央行金融科技全国试点,居江苏之首;苏宁金融旗下的苏宁支付公司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苏宁金融研究院被批准承建以金融科技为特色的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产品方面,苏宁金融打造的区块链物联网动产质押融资平台,授信金额已超2000万,上线当年即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核心Fintech产品,并入选国家网信办公布的第二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推出的区块链+物联网汽车库融平台,让业务授信额度可增加数十倍,获评CITE 2019区块链应用创新优秀案例。

近年来苏宁金融在科技领域的投入逐年加大,并逐步由对内服务走出去对外赋能。据内部人士透露,苏宁金融在2020年将金融科技事业部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调整,在原“六大金融科技领域”(数据风控、金融AI、区块链、生物特征识别、金融云平台、物联网金融)的基础上,根据金融机构实际业务需求,按照具体应用领域,对其金融科技相关核心产品进行了重新梳理,调整成为了“四大解决方案”和“七大核心科技产品”,并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专门用于承接内部金融科技相关的研发力量和产品,未来逐步独立对外开展业务;另据透露,未来金融科技子公司不排除独立融资并上市的计划。

从调整后的产品结构来看,“四大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金额科技、消费金额科技、微商金融科技、资管金融科技等业务领域的全流程解决方案,而“七大核心科技产品”包括精准营销、智能机器人、数据中台、智能风险预警、反欺诈、移动支付、云开核心系统等;这样有助于直接将苏宁金融各业务板块积累的科技能力汇总输出。

从目前苏宁金融对外科技输出的成果来看,纯外部业务规模依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蚂蚁金服、平安金融壹账通等金融科技公司发展路径来看,依托于强大的集团产业资源来快速发展金融科技研发能力是一条被证实成功的道路,如今苏宁金融在业务步入“超车道”的同时,加码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及输出,料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