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的江湖,就是从摆地摊开始

导语:柳传志,刘强东,马云等等,互联网如今的大佬们,都是依靠着地摊一步一步才走到了今天。

2020年初开始疫情来袭,使得很多商户和实体经济备受打击。

而在疫情防控形势一片大好,各地开始逐渐放松管制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经济恢复和消费,成了最大的难题。

于是诸如成都等地想到了地摊经济。成都开发摆地摊让8万人恢复就业,餐饮复工率达到了90%以上。一条长龙的地摊,让很多人回想起十年前街边地摊红火的日子。

在两会期间,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也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可能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地摊经济虽然如今并不起眼,甚至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是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却半壁都是从地摊那方寸之间而起。

柳传志,刘强东马云等等,互联网如今的大佬们,都是依靠着地摊一步一步才走到了今天。

风云变化数十年间,互联网的地摊起家却是从不褪色,中国互联网的地摊江湖名不虚传。

马云

而谈到另一位如今的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时,他也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地摊经历。

1994年马云在杭州注册了第一家翻译公司——海博翻译社。

那时的马云刚从大学毕业,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赚钱。兴致勃勃地和伙伴们创办翻译社后才发现,现实如此残酷。那时的海博翻译社每个月收入只有700元,但房租就要花掉2400元。

巨大的收支差异让马云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快地挣到钱,来维持海博翻译社的经营。

为了缩减开支,马云把翻译社一半的店面租给了别人,减轻了房租压力。此外,马云开始做起了地摊生意。

白天马云和创业伙伴们一起都在翻译社内进行工作。而到了晚上,马云就带着闲暇时去义乌批发到的鲜花,手电筒,内衣,袜子,工艺品,到大街上摆起了地摊。那时的杭州街头常能看到马云在地摊边叫卖。

而这一段地摊生涯也让马云在经商上能力突飞猛进。后来马云回忆起这样一段地摊经历时,常感叹道“自己就是为了能够让翻译社活下去,体会到了什么面子都不重要。”

以至于后来创办中国黄页时,马云见到人就会开始推销中国黄页产品。突飞猛进的口才让他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巅峰。

柳传志

如果论起是谁一手缔造了如今全球PC行业的领头羊联想时,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的想到是柳传志。

柳传志在他40岁时一手创办联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刚创办联想时,柳传志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光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年入中年的柳传志在受到自己妻子的刺激后,跟中科院计算机所里的领导请示,提出要自己创业。

于是领导批给了柳传志一间计算机所20平米的传达室作为办公室。同时柳传志拉了一些以前的同事一起来入伙,在联想创办的那天,一共有11个人参加。

但是柳传志创业心强烈,却不知道那时联想应该往何处发展。根据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就做一些能立刻上手的,挣点钱早日把工资发了。因为那时柳传志手里的创业资金连发工资都紧紧巴巴。

在这种想法下,柳传志带着他十名员工一起,当起了地摊贩。柳传志拉着一辆平板车去各类市场里批发服装,电子表甚至电冰箱等物件,拉回中关村里叫卖。

那时的柳传志看着自己办公室门口挂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招牌,但是却和员工们一起拉着平板车四处叫卖,想来全是各种心酸。

甚至当时柳传志听说倒卖彩电一台可以挣1000块,立马兴冲冲地带着员工一起去进货采购。但没想到却是一场骗局,最终,柳传志货款被骗,却没有拉回来一台电视。

虽然柳传志年到40仍在经历摆摊,但是也正是这摆摊生涯,让他发现了做电子产品的契机。

刘强东

而就在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开始在杭州街头叫卖四年后,刘强东也带着他的创业梦想来到了中关村。

刘强东当年以当地状元的身份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从大二开始就自学程序开发,大三就在外找活接单。在大学毕业时,刘强东腰包里攒了足足20万元的巨款。那时的他认为自己将会一帆风顺。

手里拿着20万元,刘强东决定在中关村开了一家饭馆。但是仅仅不到一年就亏损的一败涂地。不仅自己的20万元创业资金赔得精光,而且还欠下了近10万的巨债。

经历自己开饭店创业失败的痛苦后,刘强东又攒下了12000元,来到了中关村租下一个不到四平米的小柜台。

当时刘强东以自己和女朋友的姓名为自己的小柜台取名为京东多媒体,也就是未来京东公司的前身。

但是如今看到京东公司的庞大规模,谁都不会想到当时京东只是一个中关村里毫不起眼的小角落。

刘强东在京东多媒体那做起了卖光碟、影碟机、刻录机、压缩卡的生意,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光碟和机器多卖出一点,刘强东经常背着光碟四处叫卖。

那时中关村经常听到刘强东游荡在大街上,四处对着来来往往的客户叫着说:“大哥要碟吗?”

“前两三个月,公司几乎就我一个人,天天拿着宣传单站在楼下发。”刘强东回忆起当时的摆摊生涯说道。

“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周鸿祎

回忆起如今国内安全软件巨头360董事长周鸿祎的摆摊人生,起因十分具有戏剧性。

和其他因为生活和经营所迫而去摆地摊的互联网大佬们不同,周鸿祎当时摆地摊是因为自己惹上了麻烦。

刚进入大学不久,周鸿祎因为自己的正义感爆棚而插手了同学之间的事情。随后被人教训,把自己身上的50块钱生活费,赔的一干二净。

生活费没了,但是周鸿祎又不好意思向家里要,于是想出了去摆地摊卖参考书。

他回到自己家,把当时高中同学们和自己所用过的教辅参考书全部收集了起来,一股脑背到了大学里。晚上,他就在大学夜市摆摊叫卖。

自小就是学霸的周鸿祎很快把这些参考书都卖完了,赚到的比当时赔出去的50元生活费多得多。看到了商机的他于是开始琢磨怎么能挣更多的钱。

而此时他看到了在大学夜市边红火的算命生意,算命人用计算机帮人算命一人一块,生意红火。周鸿祎就想到了自己开发了一个小程序,用电脑程序来算命。

打着电脑科学算命的周鸿祎,很快成了附近远近闻名的电脑算命大师。

蔡文胜

1985年,当时年仅15岁的蔡文胜就开始了摆摊生涯。

若论起摆摊,可能如今的互联网大佬里,蔡文胜能排的上前列。

年仅15岁的蔡文胜就在福建泉州开始摆摊,还是中学生的他发现了当时光盘和化妆品十分火热。发现了商机的他伙同自己同学借了500块钱,摆起地摊就在叫卖各类光盘和化妆品。

蔡文胜回忆道,当时邓丽君的磁带和光盘最火,但是当时大陆没有多少正版。于是蔡文胜就在地摊上卖起了自己刻录的磁带,生意一片红火。

“我还记得那时候卖的是计算器、傻瓜相机、化妆粉饼,有时一天能赚百来块钱。赚了钱我们就去买万宝路,要知道当时年轻人都是按根买香烟的,而我们一买就是一包。”

那时的蔡文胜摆地摊,一天能挣100多块。而当时的国家城镇居民月收入,还不到100元。

15岁体现出经商头脑的蔡文胜,日后成了互联网大佬之一。

罗永浩

论起大名鼎鼎的罗老师,想必他以前的故事也是人尽皆知。

罗永浩在高中时就辍学离家。心思活络的他就想着如何能够在高中辍学的学历下赚到大钱。

很快罗永浩就发现了摆地摊生意的红火,于是自己进了一批小玩意去夜市里摆摊,想着依靠摆地摊挣到第一桶金。

那时的罗永浩年仅18岁。

摆地摊一开始罗永浩叫卖着光盘和各种二手书。但是他很快发现,摆地摊只卖这些东西并不能够挣多少钱。光盘和二手书利润太低,而且竞争激烈。

于是他开始一边卖着光盘和二手书,另一边在地摊上倒卖药材和各种电脑配件。

也正是这长期的地摊生涯,让他锻炼出了属于自己的罗氏风格口才。让他日后有机会得以面试新东方从而发掘到了第一桶金。

最后

纵观多年摆摊风云,如今数得上名的互联网大佬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摆摊生涯。也正是残酷的摆摊叫卖,让他们更懂得做生意的难处。

而这些尝尽了底层人生摆摊的互联网大佬们,经历了初期的地摊风波之后,在日后的创业旅程中,反而是愈加的一帆风顺。

也许今日庞大的地摊大军中,日后就会诞生各行各业的大佬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