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导语

背靠腾讯和阿里两棵大树,滴滴和快的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补贴大战上演着“有钱任性”的戏码。然而,在短暂的合并传闻过后,双方在2月14日联合发布声明,确定“在一起了”。这让人们大跌眼镜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未来打车市场将究竟将发生什么变化。

事件主角

滴滴打车

曾用名嘀嘀打车。

2012年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

2014年5月20日,嘀嘀打车名称正式变更为“滴滴打车”。

2013年4月,滴滴打车获得了B轮腾讯公司1500万美金的融资。

2014年8月19日,定位于中高端的新业务品牌滴滴专车正式推出。

快的打车

成立于杭州,第一版APP于2012年6月15日正式推出。

2013年4月,快的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1千万美金的A轮融资。

2013年12月18日,快的打车旗下大黄蜂宣布推出商务车服务。

2014年7月8日,快的正式推出定位于中高端用户的新业务品牌一号专车。

2015年2月14日上午,滴滴、快的两公司联合宣布将以100%换股的方式正式合并。

22天“闪婚”为哪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相撕”到“相爱”,让曾经的“死对头”22天“闪婚”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双方合并上市将更有助于IPO及资本方套现;二是双方合并有利于专车、租车市场开拓;三是双方合并将快速聚拢和整合现有资源,强化网络效应优势。

强强合并是否涉及垄断?

虽然国务院规定,年营业额4亿以上的合并需报商务部审批,滴滴快的还在烧钱中达不到营业额标准,但国务院规定还有一条,即便营业额未到4亿,但事实和证据表明该经营者集中会产生垄断的,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

争议

两家合并非常突然但也是必然,竞争成本很高,资方倾向合作。合并后对消费者和司机未必是好事,因为优惠和补贴会变少。Via.吕本富(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所有人都知道,滴滴和快的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外媒说是腐朽的行政管理孕育了这个市场机会。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出租行业管理得不好,整个全球都是这样。他们合并的这件事对不对?我认为值得质疑,本质上有涉嫌垄断之嫌。背后是向所有的消费者宣布了一件事,我们要涨价了,因为我们合在一起之后有一个无敌的爸妈。Via.刘志硕(知名天使投资人)

叫好

激烈交战的打车市场得到整合,产生出一家拥有网络效应的绝对领军者,这一领域有望出现下一个千亿美元级的公司。而并购后的最大挑战在于两支团队的梳理。Via.符绩勋:(GGV纪源资本合伙人)

各方态度
专家观点
  •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的资本逻辑

    从打车到专车到红包,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这两家近似度极高的公司一直在贴身厮杀,这样合并后的公司,除了在烧钱上可以协调外,还有什么合并的缘由?

  • 滴滴、快的合并的真相与误区

    22天前,一定有什么目前还不足为外人道的特殊原因或者契机促成了这起超级合并,使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从“不打不相识”到“一笑泯恩仇”。

  • 滴滴与快的联姻是纯资本意志

    显然,滴滴与快的合并是双方投资人的意志。这两家公司是打车软件市场上的幸运儿,他们率先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但是这些善于投资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并没有想到打车市场是一个比电商还烧钱的领域。

  • 另类角度看滴滴快的合并

    这个市场本就没有什么永恒的敌对方,只要有利可图,无论是资本还是巨头都会蜂拥而入。但他们并非就是铁桶一块。

  • 寡头们的合并, 背后是什么在推动?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之一就是注意力经济,这就意味着它追求“规模效应”,规模越大越好几乎是真理。

  • 滴滴快的荒诞合并:重演优酷土豆悲情大戏?

    2015年的情人节,笔者朋友圈除了有鲜花和巧克力,还收到了一个重磅“炸弹”,那就是以后可能要少一个叫车应用,原因是滴滴和快的宣布战略合并,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构建最大的出行平台。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