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医联提醒:你这种癌发现时多是晚期!一定要及时预防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2年02月07日 13:17

导语: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数量不断上升,占胃肠道肿瘤第2位。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可能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部隐痛、腹胀等不适,通常并未引起重视,往往在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花费大,治疗困难,预后差。因而,对结直肠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特别是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表明,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患者的 5年生存率甚至可达 90%以上。那么,诱发结直肠癌的因素都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预防?

一、遗传因素

英国一项荟萃研究表明,与没有家族史的人相比,结直肠癌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大约增加一倍。

结直肠癌患者配偶虽未被列为高风险人群,但其与结直肠癌患者拥有相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因此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可能高于普通人群。

二、饮食因素

肠道与食物直接接触,食物的成分可直接影响肠道环境稳态及功能。研究显示,约80% 的结肠癌发生与饮食因素相关。

有证据表明结直肠癌由食物成分及其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以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改变导致。不同种类的食物对肠道功能、代谢的影响不同,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膳食纤维饮食、红肉及其加工品等均可能诱发结直肠癌。

高脂饮食

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因此限制高脂饮食可能对预防结直肠癌有一定作用。

高蛋白饮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白质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的摄入日益增多。食物残渣中蛋白质发酵产生的多种毒性物质(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亚硫酸氢钠、氨、胺等)可被肠道中的一些微生物吸收并合成活化致癌物,引发肠道慢性炎症反应。因此在饮食方面应注意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的平衡。

低膳食纤维饮食

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稀释致癌物,减少结直肠黏膜与粪便致癌物的接触,同时还可缩短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蔬菜、水果和粗粮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有效预防大肠癌。

辛辣刺激饮食

辛辣饮食与结直肠癌风险关系并无确切定论。

有研究显示,过量食用辣椒可损害结肠黏膜,辣椒素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微弱的致癌作用;然而也有研究证实,与每周食用辣椒≤2次者相比,每周食用辣椒 3~7 次和 7次以上者的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均未见增加,食用辣椒可能并不会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过量摄入红肉与肉加工食品

红肉是指猪、牛、羊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肉制品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致癌物质为杂环芳香胺和多环芳烃等。

曾有研究证实:每日每人摄入红肉100g,结直肠癌风险上升 17%;每日每人摄入加工肉制品50g,结直肠癌风险上升18%(95% CI 1·10–1·28)。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食用加工肉归类为“对人类致癌”(第1类),将食用红肉归类为“对人类很可能致癌(第2A类)。

咖啡、茶饮

咖啡与可可、茶并称世界三大饮料,咖啡中的成分(如绿原酸) 可以通过影响结直肠运动、粪便排泄、胆汁酸分泌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结直肠的氧化环境、微生物菌群和炎症反应,促进结直肠健康。

三、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

吸烟也是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直肠癌发病与吸烟年限和总量均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饮酒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证据表明,酒精性饮料可以增加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乙醇被吸收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乙醛,而乙醛可使DNA发生链间交联,产生较强的致癌作用。

运动

2019年美国癌症研究所最新专家报告指出,加体力活动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的唯一且有效的预防方式。中小强度的运动可维持肠黏膜屏障的稳态,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

我国传统体育运动(如武术、太极、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刚柔并济、动作舒缓,适合结直肠癌患者练习。

排便习惯

结直肠癌可导致排便习惯改变,而异常的排便习惯也会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现代城市居民由于饮食习惯改变,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饮食模式以及运动量减少均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出现慢性便秘。粪便在肠道中停留过久,肠黏膜与粪便中毒性物质的接触时间增加,不利于肠道健康。

四、心理健康状况

长期心理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焦虑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对肠道健康不利。

结直肠癌是由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在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措施中,早诊筛查的作用尤为重要,是遏制结直肠癌发病的有力措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