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胡一之夫妇的家族文化情怀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4年04月01日 09:55

导语:

作者:胡文林

大坟头村东的坟墓是原汤溪县青阳胡氏第三代铭七公之墓,坟中五坎,即铭七公和夫人范氏、吴氏、次子正二公及其夫人王氏。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大五房出资重修。至今已经222年过去了,在这段历史里,自然摧毁和人为损坏,面目全非,坟墓将近到了湮没的境地。2012年底,村两委倡议和决定重修铭七公墓,并成立了修缮工作小组,确定修坟原则:形状不变,照旧重修,坟面倾斜,扶正即可,坟前二柱青石华表不动,其他都要加修补缺。重修工作于 2012年农历十二月动工,工程到2013年冬至竣工。如今已10多年过去了,村里人说,铭七公之墓今天之所以成为当地一道景观,凝聚了胡一之夫妇无数的心血。

胡一之和方秀莲夫妇合影

(胡一之和方秀莲夫妇合影)

铭七公是汤溪胡氏始祖胡尧辅的曾孙,是维二公的孙子,汤溪胡氏第三代人。胡一之老先生介绍说,为了写好《胡公铭七简介》,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铭七公距今已有600多年了,村中无族谱,地方文史少专著,当代少有人知,空空如也,当时困难重重。

唯有调查研究,才是解决的办法。于是他和老伴方秀莲就从调查研究入手,首先到县、市政府有关部门查询。先到市政府档案馆,工作人员提供了《汤溪志》及胡氏家族的一些记述,慢慢积累。一次看到明朝开国首席文臣大学士宋濂对铭七公的赞誉(25个字),虽如获至宝,欣喜万分,但资料太少了,不能成文。第二天又去查阅《金华府志》。府志有汤溪县的记事,但没姓氏家族的记载,于是胡一之夫妇又到金华市图书馆去查阅。馆里几层楼,满目皆书,时不等人,为了加快进度,每次自带干粮和矿泉水,中午吃干粮充饥,一进去就是一天。金华县图书馆(现称艾青图书馆)和几家文史部门以及博物馆也都去了个遍。东奔西跑,几乎查遍金华市区所有文史单位,但徒手而去,空手而归,时间和精力花了不少,收效甚微。但胡一之和方秀莲夫妻不灰心,始终抱着对铭七公负责的精神,担当此任。只要肯深挖,总能见底,于是夫妻二老回过头来,到本地寻找。那时,东田村为了寻找胡超(进士)的坟墓,该村胡双清曾打电话问过胡一之,并曾一同去过寺后郑找胡超墓。胡双清告诉胡一之,仓里三村和上海图书馆有胡氏宗谱。根据这个信息,胡一之先后两次赴仓里查找,铭七公的资料根本没有,大坟头村只有几户谱页,上陈村的有四本。

铭七公墓重修之前1

铭七公墓重修之前2

(铭七公墓重修之前)

胡氏家族,自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从上境迁徙到一乐堂,该村是祖先的发祥地。据说现在溪里有13个胡姓村,乃是胡氏的大本营。俗话说,麦乱根头捋,从根查起,一乐堂、东田、黄稍、湖前、坝头……皆无结果。一乐堂村是胡氏祖先的根基,大宗祠、崇报寺、集雅堂等重大建筑都建在该村,从公元 1377 年到2017年已有 640 个年头了,经历四朝,历尽沧桑,房子倒塌成了废墟,只留着几根倒在地上硕大无朋的石柱和几个柱址底下的石磉,看了心痛。

铭七公墓重修之中2

铭七公墓重修之中1

(铭七公墓重修之中)

胡一之说,汤溪胡氏第一位始祖胡尧辅,是由兰溪河西市迁到汤溪石埠头村,从厚大进山去大约十多里路,村居溪边,原属岭上乡辖区。九峰水库建成后,石埠头村沉睡在水底了,所以查的目标又转往兰溪。在家人支持下,胡一之夫妇去往兰溪,得到原兰溪市副市长胡汝明的大力支持,胡姓之间同宗同祖一家人,彼此诚恳热情,只要当时兰溪有的,都一一提供复印资料带回。在兰溪翻阅了兰溪县志,拿到了不少胡氏在兰溪的历史资料,但其中铭七公的不多。胡一之不灰心,又与老伴坐公交车去兰溪市文管所和兰溪图书馆,但收效不多。后来又到杭州的浙江省图书馆查询,结果亦无。在近地无法寻到铭七公的文史资料的情况下,2014年4月21日,胡一之夫妇又到上海图书馆查阅青阳胡氏宗谱资料,在残缺的胡氏宗谱(首谱)草底中幸得铭七公派宗谱。在上海并查阅龙游县志,铭七公的也无记载。

上海回来后,胡一之夫妇仍然四处打听,只要有风声就去。在获知东店村胡厚泉家存有胡氏宗谱后,恰巧胡厚泉又是方秀莲汤中同学,约定时日,一家赴约。进屋表明为共同的祖先铭七公写简介的来意后,胡厚泉取出一袋沉甸甸的家谱,这次收获不小。

胡一之为写铭七公简介,从2013年到2016年,经历了4年时间,查阅了金华府、汤溪县、兰溪县、龙游县三县一府的地方志,走遍金华市区所有档案馆、图书馆、各文史部门。二上兰溪,涉足上海、杭州,汤溪胡氏农村就不用说了。胡一之说真正收集到有用的资料是在《汤溪县志》《兰溪县志》及上海图书馆、汤溪东店村、兰溪汝明兄处共5个地方。

有了有用的资料,应该怎样写简介呢?胡一之夫妇作了一番思考。他们把手中的所有资料进行梳理,认真细致地阅读,写出初稿,斟酌推敲,多次修改,最后定稿,打印成文,将文本连同从侄胡文善吏部郎中(进士)为铭七公写的像赞,以及正二府君的墓志铭、像赞,全部交给村两委。

铭七公墓重修之后1

铭七公墓重修之后2

(铭七公墓重修之后)

而今,铭七公墓成功重修,成为青阳胡氏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地。之所以成功,在于像胡一之夫妇这样有情怀和担当的人在我们身边,墓前新建的"集雅亭"从命名到亭上对联创作题写是胡一之先生亲力亲为。墓坛围栏设置的29个古典幼学故事图文是方秀莲精心采集。大坟头村两委几任老干部以及广大热心村民胡谷良、胡谷军、胡柏明、胡伟东、叶立根、胡益成、胡继成等,都对重修铭七公墓竭尽全力。

铭七公墓重修之后集雅亭1

微信图片_20240329082331

(铭七公墓重修之后的集雅亭)

链接

胡公铭七简介

先祖铭七公,名童,又名印童,字希敬。元至正壬辰年(公元1352年)三月初七生,明永乐甲申年(公元1404年)七月廿五日卒,享年五十三岁。铭七公娶元配范氏,生四子,名:佑、俊、庆、萱(无嗣)。范氏死后,续娶吴氏为妻,生二子,名:桂、蘩。

铭七公,为北宋胡瑗(安定公)之第十四代后裔。胡瑗公,字翼之,是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为太子导师,官至国子监太常博士。瑷公的第五代后裔防禦使荣五公(名重山),护驾随宋高宗南渡,始居婺州(今金华)之临江。其子华八公(名嵩),又自临江迁居兰溪河西市。元朝末年兵燹大作,室家灰烬,一时子姓逃窜,迁不可究诘。此期华八公的第六代后裔季七公,名尧辅(重三公之子)徙居石埠头,生五子,名:维一、维二、维三、维四、维五。次子维二公入赘枫林(今上境)刘氏,妻刘十三妹,生三子,名:廉一、廉三、廉五(无嗣)。铭七公为廉三公之遗腹子,诞后不足三月母亡,育于祖母及伯父伯母。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公随祖母刘十三妹伯父廉一从枫林迁居青阳(今一乐堂)。铭字辈四人,(廉一公有三子)各授田百余亩,自立家业。廉一公撰家规廿四条,有"出仕不可捷径,临难不可偷生"之语。

耕读乃胡氏家族成家立业兴家处世传家之本,胡氏家训中又谓:读书为起家之本,勤从为治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铭七公以传家之本家训家规传家滋族。青阳胡氏以农耕为基业,可谓安居乐业、兴旺发族,铭七公派系繁衍特迅。民国时期汤溪县志记载,青阳胡氏在汤溪县内(在外不详)已派生成三十三个村族,成为汤溪县巨族,胡姓成为汤溪县第一大姓。

铭七公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嗜学,博学多才,行孝至义,不屈不挠。迁居青阳后,族中子孙日滋繁盛,为便于祭祖议事及族中子孙读书,铭七公在居地建造大宗祠(以徽州祖籍的大宗祠命名)、崇报祠(为感恩和缅怀太祖舅刘十三而建),称大宗祠为一乐堂,崇报祠为二乐堂。先祖胡瑗公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铭七公铭记先祖教化之道,崇文重教,以"一乐堂"为学校,并纳异族学子共读,以其之才德先辉映人,正道善教,学风蔚然,学子中人才济济,一乐堂名扬四方。后又建集雅堂、十间楼以扩大校舍。至民国时期的汤溪简师、汤溪中学(现为省重点汤溪高级中学)、维二中学(以青阳胡氏先祖维二命名,拨宗祠财产田地山塘596亩办校)。直至共和国成立初,汤溪县干部速成学校也办于此,都是以青阳胡氏宗祠及集雅堂、十间楼等为校址,并且都是汤溪县当时的最高学府,为汤溪县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乐堂是文脉发祥地,铭七公是创始者、缔结者。

据汤溪县志(民国时期修)记载:青阳胡氏簪缨济美,为汤溪首称,明朝时期青阳胡氏科举进士六名(全县九名),胡文善、胡超、胡佩、胡斐、胡森、胡公廉;举人十四名(全县二十八名),胡文善、胡怀、胡琰、胡节、胡超、胡孟修、胡翱、胡绶、胡斐、胡佩、胡东、胡森、胡公廉、胡子芳;举人以下入汤溪县志者八十名。入仕为官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崇德尚义,受到当朝的嘉诏。诰敕青阳胡氏十人(全县十二人),科举、仕宦、义民碑坊青阳胡氏十二座(全县十八座)。明正统初岁饥荒,胡荣公约子侄共出谷二千一百石(252000市斤)助贩济民,奉诏旌异。

(铭七公墓重修之后的立碑)

铭七公幼失怙恃,赖依祖母伯父养育,及至成人,事祖母伯父甚孝,侍奉体贴,无微不至。汤溪县志记载,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翰林大学士宋濂推崇公之功绩品德,特表其(铭七公)门曰:"集雅不数,传而族滋,大如九峰,简斋后先辉映人,以为厚积之验"。铭七公在当地影响极大,遂成遐迩闻名之贤士。

先祖铭七公崇文重教行孝尚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典范,后裔铭记于心,承传行实,弘扬光大。

后裔胡一之夫妇撰

岁次癸已(公元2013年)冬至

专访主要人物履历:

胡一之,男,1933年10月27日生,洋埠镇大坟头村人,中共党员,经济师,退休。1951年在洋埠镇供销社参加工作,1952年调汤溪县供销总社工作,曾任工会主席。1958年金华、汤溪二县合并后, 在金华县商业局、县委财贸部、县粮食局任职,1977年2月任金华县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同年8月兼任金华县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