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解放号视点丨新冠疫情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八大影响及六大趋势

来源:网络    作者:      2020年03月12日 17:08

导语: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备受关注,


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  居琰博士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备受关注,疫情的严厉防控之下,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殊的场景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八个方面的深刻影响,将催生数字经济新的层级跳跃:

一、经济社会深度线上化成为新共识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我国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避免病毒扩散传播。尽管人们为防控疫情避免出门聚餐、购物、旅行和娱乐,但14亿人的大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消费升级趋势仍在继续。疫情危机场景诱发数字经济新一轮“消费下沉”,对企业而言,由于复工进度延迟,迫于现金流压力的企业开始主动寻求服务,将工作场景向线上迁移,尽可能减少对收入端的负面影响。对个人而言,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但是日常的生活用品是必须的,在无法选择线下购买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被迫聚焦线上买菜、买药,地域性连锁超市加快推进线上平台的搭建,果蔬实体店也在微信群进行日用品的外送服务。疫情之下,数字经济正成为保障中国社会运转的重要支撑,经济社会深度线上化发展已成为新的共识。

二、数字能力成为城市发展水平新衡量

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有城市建设和基础生活保障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城市现代化水平所能提供的优质生活。为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亟需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来承载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能力的差异,使得“普通”城市严防死守,优秀城市抢人复工。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前几年就开始推行数字化建设,应对此次疫情,快速使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反应,通过大数据等手段精准防控,有能力有底气快人一步的抢人复工。而相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多实施的各项工作延迟推后开展“一刀切”的方式,并未有效的采用数字化手段解决社会管理及群众生活遇到的困难。

三、信息力成为企业转型和发展新关键

新技术应用过程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动力,这种动力已逐步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信息力。区别于企业其他核心能力,信息力具备高度的动态性、交融性,以及自我演进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此次疫情中,大多数企业按部就班,没有完整的系统搜集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信息,而是等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拯救,未找出自救的方法,而大家熟知的比亚迪、五菱却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进行了口罩生产线的布置。在软件服务领域,以中软国际解放号所代表的软件生态平台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利用软件的力量阻击疫情的“神兵计划“和促进复工复产的“战疫优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口碑,大幅度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面对复杂信息采用动态性、交融性的回应将是企业转型和发展的源泉

四、数据成为城市治理能力的新核心

数据为现代城市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机遇。材料、能源、信息和数据,正在构建我们时代最重要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里数据的含金量比能源和物质还重要,因为通过数据调动能源和材料的组合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所以,数据的好坏、多少、开发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城市治理能力的核心。疫情期间,各地通过应用系统和工具软件对疫情监测,追踪,隔离管理,信息服务的数据采集,对疫情的范围、人员流动、感染人员隔离等情况的分析,有效的辅助了政府决策。以华为welink、腾讯健康码、中软国际解放号的神兵点点为代表的一批疫情数据采集和防控工具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数据怎样合理的利用,怎样快速连接到指定的目标,仍然没有提出高效的解决方案。如何根据已有的信息精准的匹配到人,根据数据精准的匹配到物件、匹配到合理的流程是亟需解决的关键瓶颈。

五、无接触成为智能化应用新场景

在家里就能通过互联网办理社保事项;在公司里不用跑税务局就可以办理税务事项;躺在床上就可以完成午餐配送订单,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通过技术及智能化解决方案,我们的“抗疫”生活在悄悄变化。无人驾驶技术在疫情期间的应用减少人员的接触,机器人消毒减少因消毒过程产生的感染,银行网点、超市门口虚拟人物的沟通利用,都让我们不断体验到科技所营造的“不见面”“非接触”生活新场景,这些场景也会不断发展和更新逐步融入疫后人们的正常生活。

六、公民信息动态管理成为新命题

封闭的数据系统已经不适应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信息体系。政府部门内部上报数据的传统数据统计体系,已无法应对开放的社区或城市的人口变动状态。在疫情防控期间,多地政府都开发了各自的app,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登记公民的个人行程信息,每到一个城市都要求重新登记,未实现公民登记信息的联动、传送。公民行程信息在多数地方需要重复的登记,这样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没有实现信息的对称、传导。疫情之后,在保证公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公民信息动态管理将会成为新研究的课题。

七、灵活用工成为就业新模式

当下的企业运转,已经从分工转化为了协同,从封闭转化为了开放。疫情期间,大部分公司都采用协同办公的工作模式,只有少数人员到办公室办公,整个组织开展活动都在采用线上组织的模式,前端、中端、后端支持都可以异地办公,促进办事效率的提高。在这样外部影响的强势推动下,灵活用工的新形态不断产生,企业的雇佣模式不断被刷新。疫情期间,中软国际解放号适时推出了一种可调集全国软件企业临时闲置工程师和各专业团队形成合力以远程协作的方式帮助客户高效完成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服务,例如:在南京某产业园区的复工备案系统,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上线,快速实现了5600多家企业和20万名职工的备案登记,效果显著。而西贝的员工加入到盒马生鲜的配送行业也是灵活用工的具体体现。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灵活用工能够解决如软件企业短期缺乏项目订单人员闲置而广大政府和企业又急缺软件系统的矛盾;能够解决如生鲜等企业因疫情时期生鲜配送订单大幅攀升而出现的用工极度短缺需求,也能帮助这些企业避免众多的劳务用工风险问题。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采取灵活用工的方式,帮需要的人和企业调配上岗,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员工不因防控疫情而导致收入减少,甚至还能增加收入,也给劳动者在灵活用工期间带来了更多的劳动保障。

八、制造业数字化急需新提速

疫情期间处于春节放假,口罩生产企业,并没有提前预警机制,导致市场上口罩供不应求。而同时正值中国传统春节,疫情使大量劳工无法按期返岗,这对急于开工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说是雪上加霜。由于传统制造企业的管理方式就是车间和工人,供应链、运营平台、营销系统仍然是依靠传统的现场、线下人力进行处理,整个价值链基本以人工为主且必须现场操作导致整体运营成本高居不下,在特殊情况下,这种局面也降低了整个运营的效率和灵活性。因此,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系统无疑会使得制造业运营更加快速、更加灵活,总体成本更低,也使得总资产变得更轻,更能有效地面对各种市场情况以及突发事件。

从长期来看,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信心重新回归,拉动后疫情经济社会发展的“优选项”必然是数字经济,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将呈现加速发展的六大趋势:

趋势一:数字新基础设施将加速建设

疫情之后,我国将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智能化社会服务应用赋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将以5G网络为基础依托,与工业、医疗、教育、车联网等垂直行业的进行融合发展,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我们应抓住5G在虚拟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政务等业务发展机遇,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扩大网络消费,促进信息消费。

趋势二:传统产业将加速数字化转型

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各个行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以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将看到更多制造企业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将工厂、车间、生产线、供应链等用网络连接起来,形成数据流管理,从而促使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讲,将从生产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入手,加大一些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的部署应用,逐步推动业务系统“上云”,对接龙头企业或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精益管理和服务水平。

趋势三:智慧城市建设模型将加速重构

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侧重于技术和管理,更多的是硬件设施的累积,忽视了“技术”与“人”的互动、“信息化”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导致了“信息烟囱”“数据孤岛”,公共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市民感知度较差等问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将“人”的实际需求作为顶层设计,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使城市更容易被市民全面感知,提升城市生活的便捷化、高效化。具体来讲,必须基于城市本身的问题,要和整个城市的定位挂钩,找到一些关键点去推动,而非“贪大求全”。同时,政府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将通过政府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更加有效的结合政府大数据的建设和开放共享机制,引入紧密合作的专业领域服务公司和互联网平台公司,在线上采取更加灵活、高效、开放、透明的服务采购模式,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治理结构,通过中软国际解放号云集等创新应用解决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庞大繁杂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难题。

趋势四:新技术与经济社会将加速融合

数字经济将通过产业互联网融入到实体产业的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中,同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联技术实现裂变式发展。新的技术包括开发新的场景,把新的场景应用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零售业、制造业、金融、教育、医疗等各行各业赋能,通过数字化在设计、生产、采购、营销、物流配送等环节开拓创新,便捷大众的生活,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未来各类数字经济平台将有效链接服务主体和用户,加强产业链条延展协作,实现服务无缝对接。同时在线下办公成本高企的条件下,某些产业将不会再选择扎推往商务CBD“挤”,将加速梯度向二三线城市和区域转移。

趋势五:城市治理模式将加速创新

目前,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数据仍处于内部整合阶段,对社会公开尚需时日。传统的治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探索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新业态,促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形成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实体经济形态。对城市管理,在现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各部门通过数字化手段协同办公,利用云平台跨部门联合监管成为重要趋势,有利于弥合政府监管中的缺位错位。公共卫生领域将加大投入,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新型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动看病求诊移风易俗。同时利用数字手段推动跨省市政府各部门数字化办公,对公民动态信息进行信息流动、互通、互认。通过对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动态调整,形成信息的复合体,减少人工扫码登记等场景,避免资源的浪费。

趋势六:创新创业将加速云端

未来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将从标准化程度高的商品向复杂商品再向服务拓展转变,从单纯线上创新向线上线下融合创新转变,从消费环节创新入手向全产业链互动创新转变。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大企业创新创业平台,鼓励中小型企业用数字的手段,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性。一方面,经济社会各领域,面向便捷的小程序、轻应用将层出不穷,促使创新企业产出的APP、小程序等逼近生活场景,服务于社会管理,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后台实时整合动态数据,分析客户需求,聚合创新资源、聚合服务能力、协同不同区域等一起,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底层支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