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马上消费知识普及小课堂:抵制非法金融广告,净化金融市场!

来源:网络    作者:      2020年09月14日 09:43

导语:


“稳赚不赔、100%本金收益保障”、“即投即计息,20%年息”、“无风险,高收益”这些广告宣传充斥在我们生活中。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已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互联网(页面+视频)、手机APP、户外媒体、平面刊物(报纸+杂志)、数字电视(高清+标道)等平台给予了我们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但这些渠道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这些渠道平台投放非法金融广告,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甚至通过吸引眼球的广告内容诱骗金融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马上消费金融(下称“马上金融”)提醒金融消费者需要掌握识别金融广告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

涉嫌非法金融广告的一般会有下列相关特征:如承诺“轻松高收益,数倍于银行产品”;承诺“百分百本息保障”;承诺“无需征信报告,只要一张身份证,即可24小时放款”;承诺“无征信秒过”;承诺“一张身份证,来就借”等。马上消费提醒您,在遇到金融广告活动时,一定要擦亮双眼。

1、要认清非法金融广告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带有“业绩优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最有价值”、“首只”、“最大”、“最好”、“最强”、“唯一”等关键词宣传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2、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3、要增强风险自担意识。参与非法金融活动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此,非法金融广告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其他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判断投资回报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是投资陷阱。

作为持牌金融机构,马上消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遵守金融广告相关法律法规,将金融广告法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务实宣传,并积极向用户传递金融知识,提升国民金融素质。马上金融希望通过非法金融广告识别小课堂,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运用这些识别技能,增强自身风险责任意识,尽量不被误导,正确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马上消费还持续在保障金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信用风险防控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消费者保护工作,强化科技研发力度,为广大金融消费者营造一个健康的金融环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