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思辨智能设计 第八届汽车设计私享沙龙探讨新时代经典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3年04月20日 11:33

导语: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新能源化程度不断提升,新技术、新功能应用的场景也不断增加,产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设计师们如何快速将智能科技与传统设计美学融合?4月18日晚,汽车之家「第八届汽车设计私享沙龙」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约50家中外车企、高等美术学府和设计公司的百余位设计界高层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智能汽车时代设计经典汽车”。

汽车设计之夜,思辨设计之道

本次沙龙吸引了众多汽车业内设计高层参与,其中包括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总设计师邵景峰、吉利汽车副总裁陈政、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兼概念与造型设计中心主任张帆、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兼造型中心主任单伟、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副总经理邓鑫、奇瑞汽车造型中心副总经理龚冯友、哪吒汽车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常冰、沃尔沃Head of Global Design & UX Robin Page、梅赛德斯-奔驰中国设计中心总监Joel Baek、奥迪中国设计总监Edward Ollefers、集度汽车设计副总裁Frank Wu、保时捷用户体验设计总监Ivo van Hulten、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兼交通工具设计研究所所长James Hope、蔚来上海设计中心负责人Colin Phipps等。

出席的中国品牌包括上汽、广汽、吉利、长安、比亚迪、北汽、东风系、奇瑞、江淮、五菱、极氪、领克、哪吒、蔚来、集度等,海外品牌包括奔驰、奥迪、沃尔沃、大众、保时捷、Aston Martin、杜卡迪等,学界包括同济大学、中国美院等一流设计院校,此外还有众多国内外的设计公司及相关供应商。

在圆桌讨论环节,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兼概念与造型设计中心主任张帆、奇瑞汽车造型中心副总经理龚冯友、吉利创新设计院副院长路军、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副总经理邓鑫等几位嘉宾,在设计私享沙龙兼大卫美学栏目主理人卫江鹏的主持下,现场分享了他们在汽车设计领域的经验和观点,并探讨了智能时代下经典车设计之路。

智能车时代的经典

沙龙主理人卫江鹏在活动首先分享了关于智能车时代设计趋势的大数据,与嘉宾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在智能车方面,汽车之家的大数据调查发现,中国中户对于智能驾驶辅助的接受程度远高出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在智能座舱方面,男性用户也更加愿意体验车内的独享娱乐空间,这意味着车内娱乐将会有更大的需求和设计想象空间。

此外,大数据还从众多电动车特性中甄选出重视程度高的前 26 个特性,针对重要特性提炼出产品特性层面的洞察,希望能解答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迷思。

汽车之家发现豪华品牌消费者并不热衷于现在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功能,而是更看重智能座舱功能中“质的提升,如: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菜单便捷程度、导航的精准度和人性化、语音控制中模糊识别的准确率等。

定义未来中国汽车设计风格

经典设计往往不只是单独一个车型的优秀表达,更代表着一个时代审美和文化的缩影。伴随半导体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的设计重心逐渐偏向智能科技概念,各种OTA升级、环境感知、辅助驾驶、整体迭代周期快。现场设计界的嘉宾认为,在新的汽车时代,目前中国汽车消费者对于未来智能的接受度,中国业界对于智能化的产业化,都是全球领先地位,未来中国设计界有很大的机会夺得新时代的经典设计标杆。

毕竟,作为中国设计师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机会设计出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需求、更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产品。同时,大家也认为传统设计师需要放下创作思维,像互联网一样迭代进化。

在这个时代,经典车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它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创新,也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当前所面临的设计挑战并非激烈对抗赛,而是夺旗战——争夺定义未来中国汽车设计风格乃至世界智能车时代设计的这面大旗。

活动的最后,汽车之家也向广大设计师朋友发出了车家号创作者计划的邀请,为有对话消费者、著书立传、品牌设计理念传播和强烈观点表达欲等想法的设计师们提供优质的创作平台。

本届汽车设计私享沙龙的规模和层级空前绝后,各设计机构和单位踊跃参与其中,这说明汽车之家所打造的汽车设计行业交流平台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和重视,更说明中国汽车产业竞争的提升,中国汽车设计被更加重视,大环境向好。

设计私享沙龙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汽车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汽车行业的未来注入更多的智慧与灵感。未来也将与业界同仁共同努力,让中国汽车市场更强大,让中国市场孕育出的设计成为未来世界出行的标杆和经典,书写下一个时代的设计历史。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