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健康中国2030》—“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区域巡讲”项目精彩回顾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3年06月02日 12:12

导语: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对于肿瘤领域疾病规范化防治的实际工作水平,使更多肿瘤患者及家庭受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健康中国2030》——肿瘤健康计划之“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区域巡讲”项目于2022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

该项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继此前多场院际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后,后续将继续召开线上线下肺癌学术交流会议。会上国内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就肿瘤诊疗领域最新进展及临床规范化诊疗实践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并就经典诊疗病例分享交流。

对于肿瘤临床诊疗薄弱环节,为全国各级医院搭建肿瘤领域尤其是新型抗肿瘤药物最新前沿进展及临床诊治经验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培养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肿瘤专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推动国家肿瘤防治水平的发展,切实助力健康中国2030行动。项目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北京华医网提供项目具体执行,按照项目计划,截至2023年5月中旬,多家区域医院已就肿瘤免疫靶向的治疗现状、治疗领域前沿进展以及规范化诊疗展开了线上线下学术交流会议,并就现行病例进行讨论和点评。覆盖地域包括河北、北京、江苏、黑龙江等地。

在多场学术交流会议上,区域医院的专家都详细梳理和回顾了各肿瘤领域重要的血管靶向与免疫治疗的研究数据,帮助基层医院一线临床医生增强用药信心。共同围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真实世界研究进行讨论。

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迎来了全新突破。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疗多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即抗PD-1/PD-L1单抗)。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案,免疫治疗的疗效持久,一旦病情稳定得到缓解,肿瘤得到良好控制的时间也较长,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化疗。所以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可显著延长患者中位PFS和中位OS,但免疫一线治疗ES-SCLC入组亚裔患者数有限,且疗效有待临床验证。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复杂多样,耐药后治疗探索多样,免疫经治患者的后续治疗的可选治疗方案为抗血管生成联合化疗,联合免疫等多种模式,期待能在免疫经治NSCLC患者中能有更多突破性的进展。

多位与会专家对治疗线数的增加与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获益息息相关,晚期癌症患者的诊疗应从全程管理的理念出发,以提高患者OS和生活质量为主导目标,整体布局,尽量增加后线治疗机会。而且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从作用机制上可以帮助提高免疫效能,调节肿瘤微环境从免疫抑制向免疫支持转变,联合免疫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癌症患者未来可期,向前线推进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在如此局面下,如何突破治疗格局便成为一大难题,几十年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8-10个月左右,现在,通过免疫联合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经能够超过1年,是30年来小细胞肺癌治疗史上最大的进步之一。晚期癌症患者的诊疗应从全程管理的理念出发,以提高患者OS和生活质量为主导目标,整体布局,尽量增加后线治疗机会。而且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从作用机制上可以帮助提高免疫效能,调节肿瘤微环境从免疫抑制向免疫支持转变,联合免疫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癌症患者未来可期,向前线推进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另外,多位与会专家对《2022CSCO头颈肿瘤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并分享专业见解及体会。针对早期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传统化疗及放疗的治疗效果不佳,而伴随新型疗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发展,头颈部肿瘤治疗方式也有了很多新变化。靶向及免疫药物的应用推广为患者带来更丰富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对肿瘤医生和科室的诊疗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肿瘤的治疗已经从单纯的化疗时代,过渡到血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时代,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让部分患者实现长期生存,推动肿瘤慢病化进程。然而,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基层医生需要对免疫治疗加深认识,了解和重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合理规范化地应用好免疫治疗。相信通过基地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连线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各级医院癌症领域临床医师诊疗能力以及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帮助解决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真正践行肿瘤医学领域的知行合一,为患者提供更高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使更多的患者家庭受益。

安享四方《健康中国2030》——肿瘤健康计划之“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区域巡讲”项目承载着重要的使命,不断前行。项目已经陆续走进合肥、芜湖、安阳、牡丹江、南充、泸州、黄石、通化、四平、佳木斯、温州、云南、南京、吉林、石家庄、鹤岗等城市,有力地提升了区域间不同医疗机构的肺癌诊疗水平,解决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从而使更多中国患者精准获益,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