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华夏源细胞存储:微塑料已侵入人类胎盘!微塑料对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4年02月19日 14:42

导语:

对于塑料,我们并不陌生!瓶装水、外卖盒、保鲜袋……塑料制品,我们每天都在用。那你知道微塑料吗?在丢弃、乱扔垃圾以及使用时,塑料都会降解为微塑料。

微塑料,直径在100纳米到5毫米之间的塑料颗粒,最早发现于海洋中,又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众多研究证明,微塑料已“入侵”人类血液、肠胃、胎盘、肺部、大脑等多个器官组织。

01 研究显示,人类胎盘发现肉眼可见的微塑料!

近期,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环境》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emporal trends in microplastic accumulation in placentas from pregnancies in Hawai?i”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微塑料已侵入人类胎盘,在2021年后的样本中,100%发现率,并且微塑料颗粒的尺寸更大,肉眼可见。

通过分析2006-2021年间捐赠给夏威夷生殖生物样本库(HRBR)的30个胎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塑料的检测率逐渐升高,颗粒也逐渐变大。

2006年,10个胎盘样本中(发现6个),微塑料平均尺寸为2.8μm,范围为1-8μm,最丰富的塑料颗粒分别是PP、PES、PVC等。

2013年,10个胎盘样本中(发现9个),微塑料平均尺寸为6.2μm,范围1-17μm,最常见的依次是PP、PET、PVA和PES等。

2021年,10个胎盘样本中(全部发现),微塑料的平均尺寸为5.1μm,范围1-44μm,最常见是PES、PET、PVA和PP等。

胎盘中微塑料的数量、大小都在显著增加。不止胎盘,众多研究已证明,微塑料 已入侵大脑、心脏、血液系统等等。

2022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国际环境》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实验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表明微塑料可能随着血液流经全身,对各器官造成影响!

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显示,微塑料已入侵人类心脏,在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脏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

2023年,国际期刊《纳米材料》杂志上,奥地利科学家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微塑料颗粒在被摄入人体后,仅两小时即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

这些微小颗粒会永远存在,在自然界中积累并会对动物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影响。

02微塑料,究竟会对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并不清楚胎盘中微塑料对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影响,但早期小鼠研究显示,微塑料有可能破坏胎儿大脑发育,进而可能导致神经发育结果不佳。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艾丽丝·霍顿博士称,微塑料已经被证明可以在实验条件下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2021年12月,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期刊上的一项学术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粪便中含有微塑料颗粒是健康受试者粪便的1.5倍,并且患者粪便中的微塑料含量越高,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症状就越明显,这表明这些微塑料可能与疾病的发展过程存在相关性。

2023年11月,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显示,纳米塑料能够进入大脑,与神经元中的蛋白纤维发生作用,从而加剧帕金森病的风险。

……

微塑料,已渐渐成为了影响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如何才能减少微塑料的摄入呢?

日常尽量不要用塑料容器存储、加热食物(研究发现,外卖盒仅3分钟微波炉加热,释放出20亿微塑料颗粒);水杯、餐具等尽量选择玻璃、陶瓷以及不锈钢材质等;少点外卖,减少和不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外卖盒、吸管等塑料制品;不食用海产品的胃肠道、内脏和腮的部分;做好垃圾分类,促进塑料回收。

微塑料、核污水影响的不仅仅是海洋生物,人类未来健康也将难以预测!

存储免疫细胞,为自己未来健康留存希望的种子,为自己未来抵抗疾病保存一份“利器”。正常情况下,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完全可应对生活中的诸多病原微生物。但是衰老、不良生活作息、疾病、环境污染(核污水和微塑料)、年龄等各方面都在影响并降低着人体免疫细胞的能力,从而给细菌、病毒可趁之机,引发疾病。

存储免疫细胞,就是趁着年轻免疫细胞数量和战斗力极佳时,安全采集并通过超低温冻存起来,在身体免疫细胞无力抵抗病毒、细菌、癌细胞之时,及时回输,对抗衰老,抵御疾病,预防和抗击肿瘤。

免疫细胞存储,成为很多人应对现代健康危机的方案之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